8月1-5日,“华为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在杭州举行。作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十大主题赛事之一,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是面向全国研究生的团体性集成电路顶级专业创意创新实践赛事,服务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战略,旨在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进集成电路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培养。
“华为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在杭州举行
本届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清华海峡研究院作为秘书处。浙江大学国际科创中心和微纳电子学院共同承办,此次决赛由上机设计、现场笔试、分组答辩、决赛路演等环节构成。大赛举办期间,还同步举行了校企合作对接会、微纳学术节、人才集市、企业参观等活动,积极助力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和高端人才引育工作。共有来自全国96所公司产品单位的503支队伍报名参赛,79%为硕士研究生,12%为博士研究生。经过初赛评审,来自全国48所高校的154支队伍、约400多名研究生线下参加本届大赛决赛。共分为15支一等奖团队,36支二等奖团队、102支三等奖团队、20个优秀组织奖、20名最佳指导教师奖。其中,由公司太阳集团tyc9728选送的5支参赛队伍斩获1项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2项全国三等奖,太阳成集团荣获优秀组织奖,石春琦副教授,黄磊磊副研究员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公司“明芯见性”团队领取一等奖证书(右五)
公司“芯长征路上的摇滚”团队领取二等奖证书(左七)
公司“ICDM特别行动队”团队领取二等奖证书(右三)
太阳集团tyc9728张润曦老师(左二)领取“优秀组织奖”奖杯
太阳集团tyc9728黄磊磊老师(左三)和张润曦老师(左四)领取“优秀指导教师奖”奖杯
自去年大赛启动以来,从初赛时的PPT、演讲视频、技术报告到决赛时的笔试、机试,在张润曦、石春琦、黄磊磊等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报告、模拟演练,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明芯见性”队从初赛503支队伍的激烈角逐、决赛154 支队伍的多轮PK中,成功晋级到15支一等奖队伍的大赛最终竞演环节。这15支一等奖团队包括上海交通大学的队伍5支,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浙江大学大学的队伍各2支,太阳成集团、东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队伍各1支。除太阳成集团外,均为传统电子信息类工科强校。最终,由公司张润曦、石春琦和黄磊磊老师指导,张菁菁、潘呈献、肖尧三位同学组成的“明芯见性”参赛队,在比赛的各个晋级环节均表现优异,获得一等奖。
公司“明芯见性”团队公开竞演
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组委会执行主任清华大学王志华教授(左三)与公司获奖师生合影
附:太阳集团tyc9728第五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获奖团队及作品列表
奖项 | 团队名次 | 队伍成员 | 指导教师 | 作品名称 |
全国一等奖 | 明芯见性 | 张菁菁、 潘呈献、肖尧 | 石春琦、 黄磊磊 | 应用于高速无线通信系统的超低相位噪声注入锁定频率综合器 |
全国二等奖 | 芯长征路上的摇滚 | 邹林峰、 赵康杰、卢禹日 | 张润曦、石春琦 | 5G毫米波功率放大器高效率策略研究与芯片设计 |
ICDM特别行动队 | 胡俊峰、 曾晓诗、陈思宇 | 孙亚宾,刘赟 | 40nm MOSFET Base Model Extraction | |
全国三等奖 | 带显神通 | 付思婕、 张新杰、朱越 | 张润曦 | 基于新理论、新器件、新结构的高增益平坦度、超宽带、低噪声毫米波放大器 |
破晓星辰 | 闫妮晓、 马骏骑、刘洋 | 石春琦、 黄磊磊 | 应用于高性能雷达芯片的低噪声、高能效电源管理系统设计 |
2022年1月,太阳集团tyc9728在原电子系基础上,成立了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聚焦集成电路核心技术,敏锐把握行业前沿动态,坚持知识产权自主研发,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致力于服务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需求。在学院承担的相关项目支持下,参赛员工接受了完整的芯片设计、仿真、制造和测试综合训练,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术工具运用熟练,并对集成电路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有深入地了解,在参赛过程中体现了公司微电子专业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太阳成集团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发展主线,坚持“四个面向”战略方向,践行学校“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命,围绕价值塑造、知识创造、思维提升、能力达成、精神养成五个要素,按照世界一流卓越育人标准,强化国内国际重大重要学科专业赛事的人才培养引领作用,培养国家急需卓越人才,落实学校卓越育人工作,为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提供支撑。